坐在车里喝酒 作品

第221章 贾敬身死

秦可卿的葬礼尘埃落定,贾府好似被一场暴风雨洗礼过后,渐渐趋于平静。曾经那灵棚内的哀号、宾客的寒暄、白幡的飘动,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成了过去式。

贾赦这些日子来,一直被一块巨石压在心头,那便是关于秦可卿与贾珍“扒灰”的传言。他深知,这样的丑闻一旦传入皇家耳中,贾府便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葬礼期间,他表面上镇定自若,招呼着各方宾客,实则内心如惊弓之鸟,时刻警惕着来自宫廷的任何风吹草动。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葬礼已然结束十天,皇家那边却始终毫无动静。贾赦那颗悬着的心,也慢慢落了地。他暗自思忖,或许是秦可卿葬礼的隆重,让皇家看到了贾府悔过的诚意,觉得贾府依旧是那个忠心耿耿、深谙规矩的世家大族,所以才放下了对贾府的惩戒之心。如此想着,贾赦便渐渐放松了戒备,脸上也重新有了往日的悠闲神态。

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贾府,这边贾赦刚松了一口气,那边铁槛寺却突发变故。贾敬,这位一心向道、远离贾府繁华的宁国府家长,在铁槛寺的修行生活却因一粒金丹戛然而止。

贾敬自从得了皇家赏赐的金丹后,便严格按照旨意,每日虔诚地服用一粒。起初,这金丹似乎真有奇效,服用之后,贾敬只觉体力充沛,仿佛多年的疲惫都一扫而空,更惊喜的是,竟有乌黑的新发生出。这让贾敬坚信这是金丹的神奇功效,对其称赞不已,每日都满怀期待地服用。

可谁能料到,今日服下最后一丸金丹后,贾敬突感一阵剧痛,心中仿佛有熊熊烈火在燃烧,燥热难耐。他想呼喊,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一般,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见他满脸通红,五官因痛苦而扭曲,双手拼命地撕扯着身上的道袍,想要缓解那钻心的痛苦。可一切都是徒劳,最终,贾敬七窍流血,倒在了道观的蒲团之上,气绝身亡。

贾敬死时正值深夜,铁槛寺内的道士们惊慌失措。他们都是清修之人,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一时没了主意。而且,京城夜间城门紧闭,他们无法及时进城报信。好不容易熬到天色渐亮,城门打开,一个小道士才慌慌张张地朝着宁国府奔去。

小道士一路奔跑,气喘吁吁地来到宁国府门前。他顾不上整理自己凌乱的衣衫,便对着门房大声喊道:“快,快通报,贾敬老爷在铁槛寺出事了!”门房见他这副狼狈模样,心中一惊,不敢耽搁,急忙进去通报。

消息很快在宁国府传开,众人皆震惊不已。贾珍、贾琏等贾府男丁听闻后,脸色骤变。贾珍更是心中一紧,父亲的突然离世,让他既悲痛又感到一丝不安。他深知,贾敬虽常年不在府中,但其身份特殊,如今突然去世,必定会在贾府内外掀起一阵波澜。

“备马,快去铁槛寺!”贾珍大声吩咐道。很快,贾府的一众男丁骑马朝着铁槛寺飞驰而去。一路上,马蹄声急促,扬起阵阵尘土,仿佛预示着贾府又将陷入一场新的风暴之中。

而在荣国府,贾母得知此事后,也不禁长叹一声。她本以为秦可卿葬礼过后,贾府能安稳一阵子,没想到贾敬又突然离世。“这贾府,到底是怎么了……”贾母喃喃自语,眼中满是忧虑。

王熙凤听到消息后,心中暗自叫苦。她刚忙完秦可卿的葬礼,本想好好歇一歇,如今又要应对贾敬的丧事。“这一桩接着一桩,可真不让人省心。”她皱着眉头,对平儿说道。

李纨、探春等女眷们也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这贾敬老爷平日里一心向道,怎么突然就……”李纨满脸疑惑地说道。探春则微微皱眉,若有所思地说:“这其中怕是有什么隐情,只是如今还不清楚。”

贾府上下,因贾敬的死讯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铁槛寺那边,贾珍等人赶到后,看着贾敬的遗体,悲痛欲绝。而道士们则战战兢兢地讲述着事情的经过,他们也不清楚这金丹为何会突然让贾敬丧命。

贾敬的离世,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贾府乃至整个京城都激起了千层浪。皇家是否会再次关注贾府?贾府又该如何应对这接踵而至的变故?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贾府的命运,似乎又被推向了一个未知的深渊。

贾赦得知消息后,像被重锤击中,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他双眼圆睁,满脸惊慌,嘴唇不受控制地哆嗦着,喃喃自语:“这是为何?这是为何啊!皇家还是不肯放过贾府吗?”

他的脑海中瞬间乱作一团,各种念头疯狂交织。先是想到秦可卿葬礼时那些让他胆战心惊的日子,生怕“扒灰”丑闻被皇家知晓,好不容易以为熬过了那阵危机,紧绷的神经才刚松懈,如今贾敬又因御赐金丹而死,这如何不让他惊惶失措。

在他看来,这绝非巧合,一定是皇家在背后操纵,借这金丹来惩治贾府。他仿佛看到了皇家那冰冷而威严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宫墙,冷冷地注视着贾府的一举一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给予贾府致命一击。

贾赦的手心全是冷汗,他下意识地握紧拳头,可那颤抖的双手却怎么也控制不住。他在屋内来回踱步,脚步慌乱而急促,嘴里不停地嘟囔:“完了,完了,贾府这次怕是在劫难逃。” 他想到贾府曾经的辉煌,想到自己享有的荣华富贵,难道这一切都要毁于一旦?

在极度的恐慌中,贾赦突然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心想,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必须要想办法挽回局面。可他绞尽脑汁,却一时也想不出任何有效的对策。他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只能再次在屋内不停地转圈,满心期盼着能突然想出一个可以拯救贾府的办法 。

贾赦在慌乱与恐惧中,于宁国府的议事厅内来回踱步,冷汗浸湿了他的后背。此时,小厮急匆匆地跑进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老爷,宫里传来消息,说皇上得知贾敬老爷之事,龙颜大怒,斥责铁槛寺道士照顾不周。”贾赦听闻,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扶着桌子才勉强站稳,心中暗自叫苦:“这可如何是好,皇上这一怒,贾府怕是真的要大祸临头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各府的反应截然不同。

镇国公府内,老国公正悠闲地品着茶,听到贾敬的死讯,手中的茶杯猛地一颤,茶水洒出了些许。他长叹一声,对身旁的儿子说道:“贾府这是流年不利啊,先是秦可卿之事,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贾敬虽说一心向道,可毕竟也是宁国府的当家人,他这一去,贾府怕是要乱上一阵了。”儿子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父亲,咱们与贾府多年交好,如今他们出了事,咱们是不是该有所表示?”老国公沉吟片刻,说道:“派人去贾府吊唁,再送些奠仪过去,也算是尽了一份情谊。只是这朝堂局势变幻莫测,咱们也要多留个心眼,不可与贾府走得太近,以免被牵连。”

理国公府里,气氛却有些微妙。府中的二公子得知消息后,幸灾乐祸地对兄长说:“这贾府平日里仗着家世显赫,在京城中耀武扬威,如今可好,接连出事。贾敬一死,宁国府没了主心骨,往后行事怕是要收敛些了。”兄长皱了皱眉头,训斥道:“休得胡言!贾府再怎么说也是四大家族之一,咱们与他们同气连枝,他们若倒了,对咱们也没好处。”二公子撇了撇嘴,不以为然,但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齐国公府中,老夫人听闻此事,神色哀伤,对身边的丫鬟说:“贾敬那孩子,年纪轻轻就去了,真是可惜。当年我们这些老姐妹还时常相聚,如今走的走,散的散,贾府也遭遇这般变故,真是世事无常啊。”说着,眼中泛起了泪花。国公爷则在书房里,与幕僚商议着:“贾府如今深陷困境,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让旁人看出我们在偏袒他们。”幕僚点头称是,两人低声谋划起来。

而在忠顺王府,王爷听到贾敬的死讯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对身边的长史官说:“贾府最近可真是热闹,这贾敬一死,他们内部必然会乱成一团。咱们一直想打压贾府,这次或许是个好机会。你去盯着贾府的动静,有什么消息,立刻向本王汇报。”长史官领命而去,忠顺王府内,一场针对贾府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