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以及一众皇子,文武百官,相聚一殿,讨论赵家保安队与徐封大军交战的情况。
朝廷方面正在商议如何应对。有三方论点。其中一方认为,国家危难,匹夫有责,赵家身为大乾的臣子,必须要站出来,献出赵家的练兵之法,以及交出赵家的保安队,编入朝廷军队,攻伐逆贼徐封。
除此以外,赵家还要承担军中的消耗,支持国家平叛。
这是强制性的。
不允许拒绝的。
这个论点,也在朝中文武百官中占绝大部分。
他们觉得,赵公明平时可以自私,国家可以包容他的一切,但,国家危难,他就应该站出来,否则,他就是逆贼。
这一派,属于强取豪夺派。
太子蔡烨等人支持。
而第二个观点,相对要温和一些。
他们认为,朝廷应该劝说赵公明献出练兵之法,以及保安队,并且劝说赵公明合理的承担军中开销,一切为了国家百姓,操作相对温和,多以道德绑架为主。
但事实上,这两者并非区别。
都是强取豪夺。
只不过第二派比较虚伪。
喜欢给自家扯一层道德高点的皮。
第二派的,则是三皇子蔡坤等人支持。
而第三派,就是当做没事发生,不得罪赵公明。
这一派赞同的人最少,主要是以九千岁,东西厂,以及锦衣卫一众人。
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赵公明的性格了。
强取豪夺赵公明的东西
你脖子上顶的是屁股吗
你是用屁股思考问题的吗
你真当赵公明是好人啊。
你敢抢他东西
你是真不怕死啊。
你全家都和你一样不怕死啊。
你今天抢,那么今晚赵公明就提着剑,在你家大门等你了。
保证你全家都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皇帝也没用。
皇帝他也照杀不误。
对此,九千岁深有同感。
然而,九千岁一众人等的劝说,毫无作用。
他们的意见,一文不值。
自从崇德帝重病昏迷后,九千岁的话语权就跌落谷底了。
毕竟,太监的权力,来自于皇帝。
虽然九千岁的实力很强。
但,文武百官,谁家没有几个先天境高手啊。
没有权势,你拿什么压住他们
九千岁也没有办法。
只能祈祷崇德帝尽快苏醒,否则,惹怒了赵公明,他们大乾就真的要丸辣。
皇室的老祖们,京城的大军,可拦不住发疯的赵公明啊。
赵公明是个实在人。
说砍你全家,就砍你全家。
一点机会都不带给的。
……
“诸位,听洒家一言。”
“不要得罪赵家,尤其是赵公明。”
“他不是好说话的人。”
九千岁站了出来,尽最后的努力。
“赵公明不好说话难道我们就好说话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天下是大乾的天下。”
“他赵公明还敢有意见不成”
一朝廷清流站了出来,指着九千岁的鼻子,大骂,怒斥九千岁的窝囊,不懂的维护大乾的威严,给大乾丢脸。
“洒家……”
九千岁刚想说话。
下一刻。
又一位清流站了出来。
出声道。
“厂公,你到底是收了赵公明多少钱你要为他这样说话”
“你不觉得脸红吗”
“你到底是大乾的臣子,还是他赵公明的人”
“给个痛快话。”
“我日你先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