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曹丕其人(第2页)

 孙权点头同意,随即命孙桓为左都督,朱然为右都督,发兵五万,前去迎战刘备。

 ……

 此刻,刘备的大军距离秭归,不过数里。

 刘备当即下令,就地安营扎寨。

 眼看即将要开始攻打秭归,刘备这次提前找到了范阳,并且交代范阳好好休息,攻城之事就交给吴班等将。

 范阳连忙谢过刘备的关心,随即表示自己的身体早就好了,没有大碍。

 可刘备不许,无论如何也要让范阳好好休养,不准他领兵出战。

 范阳无奈,也只能答应下来。

 看着刘备离开的身影,坐在营中的范阳恍然醒悟。

 莫非刘备名义上是希望自己好好修养,实际上却是不希望自己立功太多?

 如果站在帝王的角度思考,一员将领的实力太强,功劳太大,势必会功高震主,成为帝王的潜在威胁。

 当年的韩信不就是这样吗?

 因此,作为皇帝,必须要制衡手下将领的功劳。

 如何制衡?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暂时不许范阳领兵出战,而派其他的将领去立功……

 范阳苦笑一声,心说但愿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

 想到这儿,范阳忽然想到了

另一件事。

 根据历史进程,现在孙权应该已经派赵咨去面见曹丕了吧?

 曹丕……

 想到曹丕,范阳忽然想起自己在没穿越前,认识一个叫“从头越”的网络写手。

 这厮就曾经写过一本以曹丕为主角的网络小说。

 范阳是完全看不下去,感觉这个作者简直就是在胡编乱造,写的纯属垃圾小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什么,最后曹丕一统天下了,搞笑呢?

 真正的曹丕……当然范阳也不太了解。

 但一定不是小说中描写的那样。

 如果自己所料不错,曹丕在封了孙权为大魏吴王后,一定会选择隔岸观火,两不相帮。

 不过,这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我方与东吴的交战,战局有了结果之前。

 而一旦汉军和吴军其中一方有了失败的迹象,曹丕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会立刻派兵做出相对的攻伐。

 至于曹丕会选择伐蜀,还是会伐吴。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范阳完全不用费脑细胞去考虑。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一定会伐吴。

 原因是,如果汉军胜了,东吴成为了弱小一方,灭吴是相对简单的事。

 这就好比秦灭六国,必须从最弱小的韩国开始灭,道理一样。

 曹丕从前经常与其父曹操在一起,耳濡目染,这种兵书上最浅显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至于季汉,曹丕自然也不希望季汉能够做大,在灭了东吴后,曹丕第一时间就会开始征伐季汉。

 但在此之前,曹丕不会对季汉出兵。

 汉中有大将魏延镇守,刘备又派黄权的水军北上抵挡曹魏。

 目前伐蜀,对此时的曹丕来说并非上策。

 只要魏延坚守不出,曹丕也无计可施。

 曹丕其人,范阳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守成之君。

 其雄才武略,对比他爹曹操,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毕竟战绩在那摆着。

 文皇帝的谥号,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喜欢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