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八阵图

 诸葛瑾离开后,范阳单独面见了诸葛亮,将诸葛瑾求和的事讲述一遍。

 诸葛亮摇着羽扇,沉吟片刻道:“此乃缓兵之计也。”

 “丞相,子瑜先生出使白帝城,我和陛下思虑再三,都觉得你不适合出面,您不会怪我们吧?”

 范阳带着几分试探的口吻问道。

 诸葛亮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我本来就不适合与大哥相见,见了面又能说什么?家事?还是国事?”

 诸葛亮的言语之中,俨然流露出几分失落。

 曾经刘备把自己的话奉为圭臬,食则同席,寝则同室。

 当然,诸葛亮倒也不是喝范阳的醋,只是如今,很多事不再和自己商议,难免让诸葛亮有种莫名的失落感。

 范阳观察着诸葛亮的表情变化,他的这份失落感,被范阳敏锐的捕捉到了。

 “先生,我和陛下都认为,此刻出兵,奇袭荆州,是上佳之策。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点点头道:“不错,趁着敌人尚未有所反应,此时出兵,确实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那先生准备好了吗?”

 范阳轻笑着问。

 “我?”

 诸葛亮微微一愣。

 “不错,其实我此番前来,也有陛下的意思。我已经说服陛下,叫丞相单独领兵五万,攻打武陵,丞相可亲自挑选数员良将,一同征讨。”

 诸葛亮听着范阳的话,并没有太大的惊喜,反而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只隔了两秒钟,诸葛亮毅然的点点头,露出坚毅的笑容,说道:“为了江山社稷,你我责无旁贷。”

 “子煜,陛下这边,就靠你了。”

 ……

 点将台上,风起云涌。

 刘备高高在上,数十员武将排列两旁,旌旗猎猎,遮蔽住刺眼的阳光。

 刘备摆了摆手,小黄门尖着嗓子开始宣旨。

 “命诸葛亮领大军五万,车骑将军张飞为先锋,廖化、狐笃随行为中军护尉。张翼、吴懿为后合,攻取武陵。”

 “朕亲率大军攻打南郡,黄权、程畿为参谋。马良、陈震掌理文书。黄忠为前部先锋。冯习、张南为副将。傅肜、张嶷为中军护尉。赵融、廖淳为合后。”

 “范阳为帐前军师,总理一切军事谋划……”

 传旨完毕,刘备目光冷峻,猛然拔出腰间的双股剑,喝道:“传朕口谕,出师伐吴!”

 “是!”

 三军将士一齐呐喊,士气高昂。

 这一次,战争是真的开始了。

 关于将领的人员安排,是范阳和刘备在商议很久后,共同制定下来的。

 至于张飞为什么去了诸葛亮的队伍,当然,范阳也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

 ……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从白帝城乘船离开的诸葛瑾,一路上乘风破浪,在返回秣陵时的速度,似乎比来时还要快了几倍。

 诸葛瑾屹立在船头,吹着江风,只觉得无比惬意。

 他的心情不坏,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

 刘备虽说不好说话,可这次竟然出现一个名叫范阳的年轻人,帮助自己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