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薯种(第2页)

 即便他说得平静,崔明启还是听得激动异常。 

 若是年年留下最大的当种子,那便是育种了。 

 “好啊!若你们家果真能育出如此高产的粮种,就是大功一件!能多救千千万万的百姓!” 

 即便沈泽连安阳郡都去过,可见过最大的官也只是徐县令,头一次见到崔明启这个四品官,他不免有些紧张。 

 他便忍不住又往沈逾白瞥。 

 见沈逾白从容不迫,心中才稍安,这才朗声应道:“我们农户也不要什么大功,只希望大家伙都能吃饱饭就成。” 

 崔明启为之动容。 

 百姓所图不过一日三餐,可就是这简单的愿景,却极难实现。 

 赋税、募捐、父母官苛待,乡绅盘剥。 

 劳碌一年,留在手里的粮食也不过能堪堪不饿着。 

 若这红薯真有如此高的亩产,老百姓的日子便能大大好过。 

 崔明启道:“若证实亩产确实有如此之高,本官定为你们请赏!” 

 作为一府父母官,断然不会未经证实就贸然将种子推广。 

 他需得找块试验田,差人先种一季,一旦确定亩产确实有如此之高,才可进行后续。 

 顾不上吃晚饭,让人提着一麻袋红薯急匆匆回了府衙。 

 被留下的崔承平见状,整个人都麻木了。 

 他算是发现了,在沈逾白面前,他爹实在不像他爹。 

 待吃过晚饭,沈逾白此前住的客房已经收拾好了。 

 沈泽帮着沈逾白将东西搬进去。 

 关上房门,沈泽悄悄问沈逾白:“我刚刚露馅了吗?” 

 沈逾白笑道:“你说得极好。” 

 沈泽这才放心。 

 他家确实每年种红薯,但每年亩产也就一百多斤。 

 此红薯是逾白五月提来家里,说是收成高,让他爹种的。 

 他们回来时,他爹特意挖出红薯想办流水席时吃。 

 谁知这一挖不得了,把全族人都惊到了。 

 逾白便让他们装起来拿来知府家。 

 以往他将逾白送过来后,约好再来的时间后就回家了,此次却一直等到崔知州传召。 

 话是沈逾白教他说的,功劳也安在了他们家头上。 

 按照族长的想法,这功劳是要给沈逾白的,可沈逾白却认为自己已连中四元,风头太甚,实在不该再出风头,以免招人记恨。 

 族长当然是听沈逾白的,这事儿也就这般操作。 

 即便府衙派人去沈家湾查探,也只会听说是族长家的亩产高,绝不会扯到沈逾白身上。 

 至于这红薯种子从何而来,族长没问,沈逾白也没提。 

 自也不会有人想到是从五千年以后传过去的。 

 沈逾白从苏锦那儿得知未来的粮食亩产量高达上千斤后,就想将高产的农作物搬到大越。 

 只是初次不适合太惊人,就让苏锦找了产量低些的粮种。 

 苏锦在网上搜罗很久,才搜罗到亩产这么低的红薯。 

 当时店家还特意提醒:“这红薯除了甜一点外,其他优势都不明显。” 

 哪里是不明显,简直一无是处! 

 所谓的“甜”,在其他蜜薯面前也是一败涂地。 

 谁让她要帮崔明启升官呢,谁让沈逾白既想让老百姓受惠,又要保稳呢? 

 于是她成了店家眼里的肥羊,买了几百斤这种卖不出去的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