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吃八大碗 作品
第二百零一章:此势力从何而来?
面对一个将死之人,陈锋不曾产生半点畏惧,反而邪笑着对女帝说道:“陛下,其实之前送给康军元帅的那封信,才是我临时抄写的版本,毕竟丞相笔记才是证据中最重要的部分,属下虽不才,亦知此理。”
说罢,便指着信封说道:“这封信到底是不是丞相亲笔,陛下一看便知。”
没想到自己谨慎了一世,最终却被自己人坑害了,刚刚还生龙活虎的安寻禄,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耷拉着脑袋不再反抗。
最终,也只是央求女帝,看在他为先帝打过江山的份儿上,莫要对九族全员下死手。
只可惜,经御史大夫林宗宪的又一次爆料后,他的最后一份心愿也终于化为泡影。
在即将被押解到刑场之前,不死心的安寻禄又要告发杨川有反心一事,却被女帝告知,此乃她与杨川合谋的一场好戏。
此言一出,安寻禄瞬间如同死人一般,任由行刑官摆布,皆无半点动静。
...
翌日早朝上,太傅李承恩听闻皇城之事,自知有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也是连日快马加鞭赶了回来。
朝堂上,刚刚站稳脚跟的李承恩,也是来不及缓口气,当即便从口袋掏出调兵虎符,呈现在女帝面前。
“陛下,您上次写书信与我,让我交出调兵虎符,臣因抵抗草原军队,一时将此事忘记。今日特返回皇城,只为兑现诺言。”
“大齐太傅李承恩,上交调兵虎符一枚!”
高台上的太监见状,迅速下来接过虎符,并向群臣宣告此事。
女帝见状,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又转身看向杨川,沉声道:“而今在这些二朝老臣之中,也唯独太傅最听话了。”
二人一番窃窃私语后,女帝又转而对着李承恩说道:“太傅大人,你常年驻守在北境。按理来说,朕不该收回你的兵权,不过今日朕可以再下一道指令,若太傅将来遇到紧急军情,仍可不经上报,任意集合北境各处兵马!”
“臣李承恩,谢陛下垂爱!”
见此情景,护国公孙信也不甘示弱,主动掏出口袋中的虎符,上交给了女帝。
随后,便是诸多掌兵权的武将,纷纷献上虎符,以表对朝廷的忠心。
整场下来,周遭一片鸦雀无声。自从安寻禄倒台后,朝中臣子也不敢再对女帝生出半点忤逆之心,整个朝堂的大环境也变得十分融洽起来。
不过,一些机敏的臣子也看出,如今若想在朝中稳固地位,必须要笼络摄政王杨川。
其余臣子于他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因此,这次早朝退去,前去王府拜访杨川的官员络绎不绝,公主更是收礼收到手软。
直至杨川从御龙殿内回来,望着满屋子的礼品,眼神瞬间呆滞住了。
“相公,自从你推翻了各个自立党羽的大臣后,其余臣子也开始向你看齐。这不,早朝刚刚退去,便陆陆续续有几十人备满礼物,来王府向你一表忠心。”
“呵呵,这群人,是打算把我推入火坑中啊。”
望着琳琅满目的礼品,杨川只是苦笑一番,旋即对门外侍卫吩咐。
“来啊,将这些礼品全部装车,拿到集市上兑换成银两,而后再挑选一处贫民窟,将银子散给那里的穷人们。”
下人们知道王爷一生清廉,对于此事也没过多追问,便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
待礼物全部被搬空后,杨川怀抱着公主,坐在太师椅上陷入沉思中。
“妍儿,你说,我该不该自立党羽,与这些臣子混迹在一起呢?”
“公子自从政以来,事事以身作则,深得女帝姐姐喜爱,而今朝中奸臣已尽除,那些臣子既然想与公子为伍,公子可继续履行之前的品行,为大臣们树立好的榜样。”
此言一出,杨川当即开心地抱着公主狠狠亲了一口。
“还是我家妍儿善解人意,我若成为群臣的首领,必会教导众人一心效忠女帝,从此不再生出逆反之心。”
“哼,就知道你心里还想着女帝姐姐!说吧,上次彻夜未归,可是与姐姐做过那种事情了?”
“...”
翌日早朝,杨川位列群臣之首,待大家全部到齐后,便开始向女帝奏请改国制的建议。
上一次,女帝不曾听杨川劝告,很快便被安寻禄将了一军。
昨日朝中诸多臣子都主动上交了兵权,女帝也不想再犹豫下去,当即决定按照杨川提出的准则,全面整改国家制度。
此次改国制,巩固皇权,杨川也向女帝提出了三条计策。
首先,是由女帝田月莹,以及先皇各室宗亲遗留下来的诸多皇室贵族们总揽朝政,与女帝共同治理国家。
其次,便是由女帝的母系氏族,林氏遗留下来的宗亲们代管朝政。
除此之外,便是由外客,也就是杨川党羽们辅佐女帝管理朝廷。
如此一番整改,也彻底摆脱了官员们独政专权的可能性,三方势力互相监督,谁也不可越雷池一步。
一番商议过后,三方人员皆觉得此计甚好,早朝在一场欢愉中落下帷幕。
下朝之后,女帝似往常一样前往御龙殿处理政事,而杨川也是一路尾随而去。
二人相见后,女帝忽然对着杨川扑哧一笑,主动对他献上深情的拥抱。
“公子,你这次做得很好,不但为我铲除了朝廷余孽,让丞相一党彻底崩塌,还将新国家制度处理得十分完善,那些被朝廷权臣压迫数年的皇族后裔们,退朝后还一直念叨你的好呢。”
“呵呵,恭喜陛下顺利除掉丞相一党,只是,不知陛下怕不怕,一个新的专权势力会悄然崛起?”
“新的势力?此势力从何而来?”
女帝眨巴着一双眼睛,明显被杨川问懵了。
随后,杨川笑了笑,便将昨日官员们给自己送礼一事详细说了出来。
不过,听到最后,杨川命下人将礼品全部兑换成银两,捐给大齐贫民区后,却是对他又一番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