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痴半仙 作品

第254章 祭天天应

 临滨镇的春末带着闷热,但雨就是下不来。 

 不只是临滨镇,还有整个陵州都处于干旱的状态。若是再这么下去,又是一个旱年。上一个旱年的时候,张正道帮忙求了雨,临滨镇还是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今天陵州新知府早早的过来,亲自到道观来。 

 不为别的,就是求雨。 

 大师兄青阳子接待。 

 拉扯了半天之后,青阳子说:“大人远道而来,所求乃是民生之事,我道家教义,本就有救济万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意思,所以我等自然会考虑的。” 

 新知府乃是上任知府因为郡王府作乱被贬之后,从朝廷派下来的工部的员外郎。来赴任之前,朝廷就有人和他通了气,说是到了陵州地界,有一个道观是完全不能绕过去的,那就是道县临滨镇的桃花观。 

 这个道观来头实在是太大了。 

 皇帝来拜过山头,皇子和公主都来这里聆听道音。国师更是常驻于此。 

 因此新知就借着求雨的事情前来拜山。 

 而这求雨用的物资和银钱,就是拜山的贺礼。 

 合理合法的送钱,自然就是搞工程或者是承包啊! 

 求雨成功,也是一件很值得大书特书的政绩。本就是想过来做些事来的新知府,听了这个话,自然是大喜。 

 于是再三的拜谢。 

 留下了一些金银,又去拜见国师和公主。 

 求雨是大事。 

 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看。甚至是远在陵州的官员都过来观礼,还有江湖中人和道教众人都很给面子的过来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些人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特别是江湖中人,这两年桃花观实在是太出风头了。特别是桃花观的两个弟子在少林寺门前勇挫六大派的战绩,让整个武林都传为神话了。 

 什么金凤焚山。 

 什么三扇定胜负之类的。 

 如今这众多武林中人来观礼,说的委婉点,是来给面子看热闹的,说的直白一点,很多门派都是想看桃花观是不是真的有如此的神通。 

 现在武林门派的修行,都想要转向。 

 毕竟桃花观的神通法宝都出来了,如果不探索转向的可能,那么以后在数百上千年之内,都别想着在武林中争霸了。 

 张真人不在,很多人都想看桃花观出糗。 

 这一点青阳子也知道,但是心里不慌。 

 问过了杨胜天。 

 杨胜天肯定的说道:“用宝扇扇来雨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关键是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里,从来没有全力的施展过。” 

 台子搭了三天,比师父张正道上次求雨的草台班子要大多了,而且还很精致,结实,就算是一群人在上面跳大神都没问题。 

 刚刚才早上,太阳就焦躁得很。 

 台子的周围早就围满了人,尽管额头冒汗,出汗如酱,但是众人都伸长了脖子朝着台上专注的看着。 

 尽管台上的杨胜天还在整理着衣衫。 

 一件道袍,一把扇子,一把桃木剑。 

 这把剑是师父留下来的,反正没用,拿着装样子挺好的。 

 青阳子秉承了师父的教诲,一致认为,求雨这样的大型活动,必须得隆重,必须的把仪式做全了,还必须得将衣冠隆重。 

 按照杨胜天的说法,拿着扇子随便扇三下,收工搞定。 

 但是一切得听大师兄的安排。 

 求雨第一项——跳舞。 

 跳舞是青阳子以前看庙会里表演的巫祝的一个仪式,借鉴过来了。 

 跳舞的人是郭兰英和七公主还有青虚子、刘云飞、朱镜颜和小老鼠等人。两列三行,整齐划一的舞蹈,排练了足足有两天。 

 舞蹈的编排是七公主,她看了很多宫廷舞蹈,所以编排起来得心应手。 

 想当年,张正道求雨的时候,一个人跳大神,那是一个忙啊,一个手忙脚乱啊,还得自己在台上瞎编现跳。 

 如今自己的徒弟们,搞得比自己高大上多了。 

 几个长老和护法则在台下两边奏乐。 

 逍遥子本身修道的,善吹笛子,秦守中善弹琵琶,而海天富则擅长吹箫。女尸则时不时的敲一下锣。 

 舒白梅和胡芸英两个人唱道经。 

 真个是热闹。 

 “好——” 

 有人在台下拍手叫好。 

 很多人都难得看一次这样的表演,还是天下闻名的桃花观的人的表演。那个精彩绝伦,临滨镇的人自然也为自家人捧场,稀里哗啦的叫好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