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痴半仙 作品

第17章 我让我家娘子来提亲(第2页)

 孩童们轰然的扑地面争抢。 

 看的管家、奴仆们都哈哈大笑,快乐至极。 

 张正道在正堂设置法坛,开始打蘸。 

 孙府老太君七十了,精神很好。祈福完了,还亲手拿了一封银子给张正道,说是额外打赏的。 

 张正道喜滋滋的告辞出来,捏了捏银封,硬硬的,沉沉的,少说也有五两左右。 

 这一趟出来,真的值了。 

 打蘸完了,又被镇监孙高义请到了花园里摆设的酒席上。这里摆了三桌,都是内亲。至于那些达官贵人,都请到内堂里用饭。 

 不过好在花园里也可以看到不远处戏台上的戏班子唱戏。 

 咿咿呀呀的唱着。 

 是个老旦,唱了半天,一会儿站,一会儿坐的,张正道听得不耐烦。想着慢慢的坐喝,等那秦芳官上台,等了好半天也没见出来。 

 不过同桌的有个中年油腻男,肥头大耳的,偏生还穿着一身锦缎长袍,有点“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祝枝山的既视感。 

 “秦芳官要晚上用完酒饭之后,老太君要亲自坐台前看的。” 

 张正道琢磨着,打蘸要两场,但是用过晚饭之后,就不好继续留下来了。想要看秦芳官,今天是不行了。 

 甚是遗憾啊! 

 等到了下午打蘸完毕,留下来用了晚饭之后,朝戏台张望了一回,也没见人出来,估摸着是真看不到了,只好和镇监家的账房那里结了工钱出来。 

 回头看镇监孙府,灯火通明,好个富丽堂皇的家世啊! 

 虽然遗憾,但是这一趟好歹也赚了八两银子。 

 心情还是很不错的,哼着小调儿就往回走了。 

 晚上上桃花山,即便是走夜路,也是不怕的,钱就是张正道的胆。怀揣四锭八两银子,真真是鬼都能给自己看家门。 

 孙府用完了晚饭,老太君一行人去戏台前看戏。 

 只不过老太君今天虽然是主角,但是却坐在旁边的首个座椅上。主座是个年轻人,绣衣华服,一手端着茶盏,品茗看戏。 

 瓜子花生糕点水果摆了满满的几桌。 

 秦芳官果然是条子正的头牌。 

 一开口,那声音让戏台前的老爷们们都酥了一半。再加上婀娜的身段,弱柳扶风的摆动,台下的空气的温度都提高了三四度。 

 年轻人看了看旁边的一个中年沉稳的男子一眼。 

 中年男子就凑过来:“海公去了两个时辰了,估摸着快回来了。” 

 年轻人微微点头。 

 中年男子往后退了两步,依旧守在年轻人身后,鹰眼四顾,丝毫不因为这里是镇监的家里,就放松了警惕。 

 临滨镇今天的夜晚也有很多人出来玩。 

 嬉闹的声音随着夜风传的很远。 

 张正道走在山路上,回头看了看远处的临滨镇灯火通明的样子,不由得微笑起来。这才是人间烟火啊! 

 虽然日子并无大富大贵的,但是好在自由自在。 

 没有996福报,似乎穿越到古代,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情。 

 忽然被这人间烟火搞得有点儿归宿感了。 

 以前他觉得自己好像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总是显得自己有点儿格格不入。但是现在,他很想说:老子要在这里生根发芽。 

 把道观建的更大一些,后院多建几间后……房子。 

 地球上现代社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这里不妨也可以去试一试。 

 只要银子赚得多,不怕几间房里没媳妇儿。 

 想到这里,会心一笑,轻快的朝着山上道观走去。 

 桃花山,桃花观。 

 月色在道观坪前的桃林中,照耀着惨白得脸。 

 海天福警惕的看着飘在空中的白衣女人。 

 他认识这个女人。 

 他在等着这个女人从空中掉下来。 

 但是等了快一炷香的时候,这女人还在空中飘着,这特么的离谱了。舒白梅就算是以轻功闻名,但是能飘这么久? 

 越发警惕,运功于双掌。 

 先天大宗师也是代表着地表最强的战力。 

 他从来不轻视任何一个对手,一出手就必须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