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他们一家人哪儿都变了,又什么都没变。
夏以松的生意越做越大,明明铺子一级一级往上开,都开到丰州城跟巢家药铺做邻居了。
但只要手头的事情办完,他都要一刻不停地往回赶,回到妹妹们亲手装点和改造的小窝。
夏以松忽然从读书人向生意人转变,即便前头有巢家和田家引路,刚开始三年还是吃了不少亏,受了不少气。
好在,每次磨难都被他们顺利挺过,且会成为之后的养分和经验。
「以松药堂」的招牌也随着时间的验证,愈发闪亮。
他们药铺的主营是年份久远、比较偏门难见的药材,一般不是大病还不会找上来。
基本错开了巢家的主要客源。
田丁兰这些年一直坐镇药堂,专心培养徒弟和伙计。
他们每个分铺的管事,都得在田丁兰这里学习一阵,完成了考教才能上任。
夏有米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主考官的位置,替老舅公给他们出题和阅卷,有年年在,这个活绝对精准。
刚开始,还有人轻视夏有米,认为这么个小女娃娃,咋有资格检验他们数十年行医的厚重积累。但事实胜于雄辩,任何知识,她都无一错漏。
慢慢地,在管事眼中,她就成了神秘天才的代名词。
若不是当家的不许外传任何妹妹的消息,怕是也不会有那些废物懒女的不良名声。
这二小姐是懒吗?
明明是人间的知识难不倒她,不屑显摆。
如此,在「以松药堂」,管事们第一敬重夏以松,其次是田丁兰,第三位就是夏有米。
期间,
不少人都打过夏以松的主意,想得到这个好女婿,可他就是满心满眼都是事业和家人。
再貌美可人贤淑端庄的女子,他都不动心。
甚至,还有十分具有大家主母风范的姑娘,多少人说般配,连田朝雨都想点头,但还是被大儿拒绝了。
就这么一次尝试过后,田朝雨就不再尝试帮儿子相看姑娘。
她确实不急,都在身边就好,成不成亲还是全看他们意愿。
老二夏以柏也没着落。
倒不是有样学样,在跟他大哥计较,而是他真的忙不过来。
夏以柏回镇上学堂后就端正了态度。
不再只是盯着同窗们的进度,而是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看到的杂书游记等等,摸索其中的道理,灵活运用。
如此吸收起知识一点都不难。
他也是个有天分的,开了窍,再加上夏良骏恢复了精力后,给他开小灶。三年内接连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尚未及冠就成了秀才。然后稳扎稳打,在三年后的秋闱中,拿下乡试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十二岁的举人老爷,夏以柏的声望在迅速提升,但他却选择潜心读书,不再趁热打铁。
一是为了家人,不愿早早离家进入官场惹人忧心。
二是他自觉储备不够,想停下来慢慢学更多知识。
其实,还有不愿自己太惹人注目,将麻烦招至家人身上的想法。
不过,
时机将至,大哥的产业逐渐成熟,明年也有陪他去京城的安排,那三月的春闱,就是他的机会。
人人都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