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一本七零年代文。
两个知青下乡过程中相知相守,一起考大学的故事。
可如今,才1964年7月,距离启动剧情还有十一年。
原文中夏有米只是一个路人甲,戏份很少。
她的身份是文中反派的便宜娘,是个寡妇。
总算跟男女主隔着辈分,不用去掺和他们的剧情线,夏有米长舒了一口气。
转而想到她在原文的几句描述,看不出到底经历了什么。
只能从记忆中慢慢提取。
然后,一段狗血的故事,将她雷得一激灵,恨不得将媒婆拉出来再打一顿。
简单来说,马媒婆牵线的三段姻缘乱套了。
以男孩为中心。
小反派陶蒲的亲爹亲娘是真爱。
但发生了意外。
亲爹陶向荣原本要娶胡家姑娘,然后娶回了夏有米。
亲娘邹芳茵原本要嫁城里大户,结果因为意外怀孕,还倒赔了马媒婆一笔钱。她苦苦等着孩儿亲爹陶向荣来接她,三年后,最终等到牺牲的消息。
随即,她也一命呜呼了,留下三岁的反派。
胡家是马媒婆的亲戚家,在见识到邹芳茵的对象时,就起了心思想要顶替她。
结果正好邹家女儿意外怀孕,自己堕了名声,不仅让出这个好对象,还赔了钱。
马媒婆两头吃。
自然也不愿失去大把彩礼,就瞒着对方将胡晓玉嫁了过去。
结果,那家人发现不是邹家女,大为恼火,他们本就冲着邹芳茵娘家,也就是小反派陶蒲的外婆家才求娶的。
结果,是鸡飞狗跳。
胡晓玉也不愿离婚,她死死缠住了那家人,成为一对怨偶。
而,村里孤零零的。
夏有米原本的议亲对象,也就是陶向荣的亲弟老三陶向才。只能继续打着光棍,谁让他们家为了省下一份说媒钱,给两个儿子同时议亲,结果闹个大的。
幸亏也撞到了个好儿媳,许给老二本身没问题的。
他们陶家老两口还嘲笑过胡家和邹家。
一个浑水摸鱼被人揭发。
一个婚前发现意外有孕。
都不是好处理的。
结果。
直到,发现在老二回村探亲的几次里,他们小夫妻相处得不尴不尬,孙子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才得到老二坦白。
原来,他中意的是邹家姑娘。
当初也是马媒婆满口答应一定谈妥的,结果,为了利益最大化。只将夏有米一人塞给了陶家,还特意选择了在外当兵的陶向荣。
即便是揭发,也很难找她麻烦,只能吃闷亏。
陶向才那儿许诺免费寻个好的也能糊弄过去。
这一波操作下去,马媒婆美滋滋数着钱去了另一个村,留下几人大眼瞪小眼。
另外,邹芳茵生完孩子以后,一直身体不好。
村里唯一的亲人邹姑姑严厉,不许她再联系那个负心汉。
陶向荣几次回来也找不到人。
直到,小反派陶蒲满了周岁,他们意外撞见,这才知道多了个儿子。
这下,陶家人炸了。
因为三个兄弟早就分了家,陶家老两口是跟着小儿子住,有什么大事也在小儿子家商议。
所以,小孩的存在,一直都是瞒着夏有米的。
甚至陶老二还说对不起她。
自己根本过不了心里的坎,没碰过人家姑娘。可能,正巧对方没有母亲的教导,不大懂那男女之事,只以为是陶向荣性格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