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媒人见刘婶答应了,脸上笑得像朵菊花,立即说往桃花庄走一趟,回来就报喜,指不定这一次要快得多,过两日就能换庚帖了。 

 刘婶一听,留了个心眼,等媒人一走,她这就回屋,等当家的回来,让他去一趟桃花庄打听一下这户人家,给人续弦,指不定对方有孩子,孩子小也不多的话也没什么。 

 刘小丫饭也没吃,含泪跑了出去。 

 村道上,刘小丫坐在田埂上一遍遍的写着仅认识的五个字,一边哭着一边拿出宋九给她的字帖,眼泪染湿了纸张,她心痛不已,赶紧贴身收好。 

 祖宅里,大嫂又来接孩子了,不过今日的大嫂穿着的是花布衣裳,梳了一个油光锃亮的发髻,头上带着一支银簪子。 

 宋九靠近时还能闻到大嫂身上用了澡豆,带着淡淡地清香,这些变化让宋九有些奇怪,只是大嫂仍旧不怎么停留,也不多话,道了谢,抱着闺女回去。 

 等沈秋梅再将孩子送来祖宅时,又是两日以后,不过今日的大嫂又有了变化,今个儿穿着一身葱青色的布裙,手里提着一个食盒。 

 宋九问时,她这是要给城里的丈夫送吃食去,说是在家里没事儿,想着丈夫现在忙着做事,难得回家吃她做的饭菜,所以想往城里送一趟。 

 顺带的,宋九还得了大嫂亲手做的一碗油酥饼,手艺还是宋九传给她的,味道跟宋九做的一样好吃。 

 沈秋梅就这样坐着隔壁村的牛车往城里去了,手里提着食盒一路上都不舍得放下,宝贝得紧。 

 牛车上的妇人也都是周围几村的,随便一聊就聊上了,说的都是村里村外的八卦。 

 沈秋梅向来不搭话,甚至眼神看着前方,都不怎么动的,只是在她听到隔壁村一位妇人说自己的丈夫在城里做手艺工,赚了点现钱跑酒肆里挥霍的事就恼火,沈秋梅看向这位年轻的妇人。 

 旁边有老妇说道:“城里的酒肆里可不是好地方,什么人都有,可得管着点儿,不然今个儿敢去酒肆,来日就敢去赌坊,一旦沾染了恶习,一家人都跟着完了。” 

 沈秋梅听着这话似有感触,眼眶不知不觉红了。 

 牛车到了城里,沈秋梅提着食盒往木器行走去。 

 城东头的百胜木器行,那可是整个安城家具做的最好的地儿,听说不少款式还是京城里传来的,京城里的百姓用的款在安城就是时新。 

 沈秋梅看着前头门庭若市的木器行,她脚步一顿,整了整衣裳,又伸手摸了摸发间的簪子,闻了闻身上的味道,没有油烟味,有的只有淡淡地菊花香。 

 待沈秋梅来到铺前时,在外头招呼的伙计一眼就认出了这位,这些日子,她可是时常过来呢。 

 木器行里老师傅任广田的媳妇,长得不仅好看,每次过来身上都香香的,当真是跟普通的庄户有着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