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况下,若送去屏风出了差错,指不定被迁怒。
正好这时伙计将宋九两人叫了进来,刚才两人说的话,门帘外的宋九已经听到了,她目不斜视的盯着脚下的路,倒是杨冬花东张西望的看了好几眼。
人来了,陶三娘明显心情好了一些,挥退了伙计和老绣娘,屋里只有三人时,陶三娘看向杨冬花,疑惑的问道:“这位也会绣活?”
杨冬花赶紧摆手,她完全不会,听都听不懂。
“不会就出去候着吧。”
陶三娘没有什么好脸色,杨冬花直接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这真是一个不好相与的主,三弟媳可别吃亏了。
宋九朝二嫂看去一眼,杨冬花这才放心的退了出去。
这会儿宋九才看向陶三娘,她规矩的坐在交椅中,不管坐姿和神态都看不出半点胆怯,甚至挺直的脊背看着还有些不卑不亢的。
这让陶三娘越发的欣赏,虽说出身不高,能有这气魄,懂得这些规矩,真的不容易,不知道这些规矩是不是跟莫如水学的?
即使有个好师父教,若是自己定力不够,也是做不来的,出身是刻在骨子里的,她这算是胆大的。
想到她胆子大这事,陶三娘不由得看向那张楠木屏风,心思微动,问道:“想做梅庄的绣娘,那得拿出自己的绣品,眼前这一张屏风,若是你来绣,你打算绣什么?”
宋九看向眼前空白的屏风,布料透着光,比雾绡密一些,周围的楠木架却是雕刻得极为精致,恐怕绣这屏风的客人身份不简单。
师父告诉她,敢在用具上以麒麟作雕饰,便是身份的象征,再看左右两边的雕刻中还有祥瑞云彩,以及出行的仕女,可见客人的内心对绣品要求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