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关闭的刹那,媳妇的身体颤了颤,紧接着瘫坐在地。
转眼的功夫她呜呜地哭了起来。
她难道不希望把日子过好吗?可弟弟不争气,她有什么办法?
父母都已经不在了,临死前抓着她的手说:“你就这么一个弟弟。”
“到任何时候,你都不能舍弃你弟弟。”
“有这个弟弟在,你在娘家才有骨气。”
“要是没了弟弟,你就没一个撑腰的人,被人欺负死,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母亲的话她牢牢记在心里,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现在她后悔了。
转头再说刘洋。
他带着同事按照上面的地址找到了小区,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等他到这小区的时候却没能找到姜绾。
因为姜绾去给他儿子开家长会了。
姜绾不是第1次来给儿子开家长会了。
孩子刚入学的时候开家长会,她就来过一次。
那个时候老师对各个学生都不怎么了解,所以只是和各位家长见个面,闲聊几句也就算了。
这一次不一样。
这一次是老师和这些学生了解过一段时间后,对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有了一点认识,才会和家长再次见面的。
老师很认真也很负责,几乎每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都说得很详细。
今天王小娥也来了。
姜绾和王小娥是很熟悉的,两人索性就坐在了一起闲聊起来。
王小娥说:“我家孩子性格有些孤僻,估摸着老师等会儿还得说我呢。”
“你说咱上学的时候都不兴老师说。”
“老师说一句,我们都难受好久。”
“我更是偷着哭了好几场。”
“现在有儿子了,老师要是数落那么几句,不管怎么丢脸,这不听也得听着。”
“儿子压根不听我的话,可怎么办?”
姜绾有些疑惑地道:“小亮多乖巧的孩子,老师咋还会说他呢?”
王小娥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说道:“你不知道,小亮偏科,而且偏得厉害。”
“前不久他们刚刚做了一个测试,平安有没有和你说他的测试成绩。”
姜绾摇头。
她的事已经忙得四脚朝天了,根本就没有问过平安。
对于孩子学习这块,姜绾也好还是乔连成也罢,两人秉持的态度就是自然放养。
平安是男孩,小学时可能会贪玩一些。只要他不行差他错,不会走歪路,就随他去。
等到该用功的时候,他自然就会用功了。
就算现在学习成绩再好,将来你到社会上没有好的机遇,把棱角都磨平了,也就只能一辈子给人打工的那种。
更何况,姜绾现在所做的这些事,儿子不说以后躺着数钱也是差不多的。
她和平安早就在这方面谈过心。
平安要有本事,就让他尽力地学。学到哪儿她供到哪儿。
如果没本事,将来她买的楼让平安坐着收租都行。
只有一点,孩子不能走错路,至于那些打架斗殴的事情,不影响原则问题也不大。
可要是他敢做那些为非作歹的事,敢碰那些不该碰的东西,那就绝对不能轻饶了。
当然,如果孩子有出息,将来想要当兵或者是做别的什么,只要是正路她都是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