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4章 工程停不下来(第2页)

 朱炫挥一挥手,让雷纲也下去。 

 关于朱老四的问题,朱炫也是挺无奈,但没办法,总不能直接把朱棣捉进诏狱,就算要这样做,也得先把姚广孝那个妖僧找出来才能做。 

 妖僧是证据! 

 朱炫是皇帝,但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连证据都不管了就捉人,捉的还是皇叔,这不合规矩。 

 如果是其他人,这样操作一下没问题。 

 但是,这个人是朱棣,那就不行了。 

 “四叔,你的三个儿子,都在朕的手底下干活。” 

 朱炫真的很看不懂朱棣的想法,又道:“难道你不再理会他们的死活了?也不应该,四叔只有这三个亲儿子,可能四叔要魔怔了吧!” 

 对于朱老四的心思,朱炫真的看不透。 

 把这件事过了一遍,他再让人把刚才那几个官员传回来。 

 “臣认为,公路还是要建的,但不能过急、过快!” 

 “其实陛下在这几年里面,已经暂缓了对公路的建设速度,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臣认为还是急了些!” 

 “我们大明需要进行的工程,还是很多,比如说现在的北平新都,单是这个建设的强度、规模,还有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已经是不可估算了。” 

 “如果这些大型工程太多了,早晚能把朝廷拖垮了。” 

 “修建公路,不只是建材、工人等到位了,就能建造的,还需要考察地形,安抚百姓,征用田地等等,从长久看来是利民,但在建造的时候是扰民、劳民,怕百姓会有抵触情绪,臣认为工程不宜过快。” 

 杨士奇朗朗声音,在文华阁内回荡。 

 尽管

他是交通部尚书,但在这个时候,也不一定是积极推动这些道路的建设,而是要实事求是,根据大明具体情况确定如何建设。 

 建设是一定要建设,这些都是好事,但又实在不能操之过急,很容易适得其反。 

 在挺久之前,就有官员根据此事,给朱炫提出过类似的问题。 

 朱炫同意了,暂缓部分建设,现在听了他们的话,便问:“朕现在对大明的建设,还是过快、过多了吧?” 

 “铁路上,更快!” 

 现在的工部尚书郑赐道:“如果没有北平新都,也还好。但是,新都建设进程起来了,类似建设的事情多了,很容易劳民伤财。” 

 听着郑赐的话,朱炫又大概了解。 

 他们文官对于迁都北平,还是有些怨气,不太愿意搬了。 

 在金陵,纸醉金迷。 

 到了北平,可以享受的,自然没那么多,那就借用一下这件事来发牢骚。 

 “作为新都,北平的建设,不能随便。” 

 “需要在陛下迁都之前,尽快把一切做好,把所有配套的东西,也配套好了,才能成为新都。” 

 “北平的工程,停不下来,所以臣等考虑,要不在其他建设方面,暂缓一下,不要拖垮了大明。” 

 郑赐说着,再深深行了一礼。 

 其实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也很有道理。 

 新宫的建设,停不下来,那么关于交通等基础设施,那就需要另外再规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