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铁铉:我得改名了(第2页)

 

平安同样感到很意外,但想到朱元璋这个年纪,那么所想的,也和梅殷他们差不多。

 

作为朱元璋的义子,镇守河套那么长时间,他也很想回去走走,见一见多年都未曾见过的义父,叹道:“也不知道,太上皇现在怎么了,应该很老,满脸皱纹,头发花白,唉!”

 

通常皇帝退位,就预示着真的很老很老了。

 

老得快要到大限,才要退的,不然是不会这样。

 

想到了那么多,平安把自己的儿子找来,让他安排一下,自己不在的时候,河套、归化等地,都是儿子说了算,并且叮嘱一定不要乱来。

 

平安要回去,最放不下的,就是河套、归化两个地方。

 

他和梅殷的想法一样,轻易不能走开,在这里经营了那么多年,同化进行了那么多年,有些事情,少了他是不行的。

 

“我回去之后,过不了多久,就能回来。”

 

平安叮嘱说道:“你们必须管理好一切,不要随便乱来,按照之前的规章制度做下去,基本不会有问题……”

 

离开之前,他要吩咐的事情,还有很多。

 

把一切安排完毕,才敢离开这些地方。

 

有时候能力越大,位置越高,承担责任也就越大。

 

他们听了平安的吩咐,连连地点头,表示知道可以怎么做。

 

平安这才收拾东西,再让人去买火车票,准备要回去了。

 

同一时间,西北的盛庸,也是如此。

 

此时的他,到了临洮,和郑光乘见面。

 

他们都在西北,偶尔会出来聚一聚,特别是过年的日子里。

 

现在的郑光乘,足以独当一面,成熟稳重了很多,也是拥有了一份,和这个年纪不匹配的成熟,在这里处理各种政务,确实很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

 

“陛下退位。”

 

那些给盛庸的电报,最后转发到了临洮,道:“没想到今年过年,还发生了这么突然的事情,太上皇老了,这样退下去,我还挺舍不得的。”

 

他是老朱提拔起来,也是一直沐浴皇恩。

 

当然也可以想到,老朱为何退位,大概就是因为年纪大了,想法又和梅殷他们的差不多。

 

“太上皇退位,是早晚的事情。”

 

郑光乘给盛庸到了一杯热茶,道:“到了太上皇这般年纪,如果不退位,应该是看不到,陛下现在登基的时候。”

 

说的话,是有点直接,甚至有些大逆不道。

 

但也都是事实。

 

盛庸微微点头,又道:“等会我就坐火车回去,我不在的时候,西北方面的军务,还得麻烦郑大人帮我简单处理一下,我的事情。”

 

郑光乘微微点头道:“既然盛将军相信我,那就交给我。”

 

“拜托了!”

 

盛庸自然能够信任。

 

要知道,郑光乘还是朱炫培养的人。

 

郑光乘过继给了郑和,现在的郑和,还是大明出海第一人。

 

大明第一个,最厉害的太监。

 

哪怕陛下身边的侯显,其实也比不上郑和,海外的很多东西,都是郑和开拓,并且带回大明,深得陛下信任。

 

郑光乘当然,也能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