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后,女人大胆地走了第一步,从村里收购粮食,再把粮食运到城里卖。
卖粮食赚到钱之后,她收购就不仅限于粮食,还有其他的农产品,比如鸡蛋之类的。
一开始,全家没有人支持她,包括她男人。
她婆婆甚至还站在村口骂她,说她这是在瞎折腾,把他们家的钱都给赔了。
婆婆还跟村里人放狠话——谁要是敢把粮食卖给她,以后钱收不回来,就自己负责。
有着拖后腿的一家人,她的创业之路有多艰辛,可想而知。
即便是这样,她都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了两年。
那两年,她也没回村里,一直都在其他镇上收购粮食。
两年之后,她在县城买了房子,用来开设粮店,婆家人才知道她真的折腾出名堂来了。
于是乎,她又成了婆婆家捧在手心的宝贝。
男人也开始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蹦,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男人说,她已经辛苦了两年多,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再这样辛苦,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来做。
她就手把手地教男人怎么做生意。
或许这个狗男人在做生意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天赋,反正几年下来,他把粮食生意做得挺大的,收购的面粉还注册了一个品牌,并且还在电视里投放了广告,现在面粉卖得特别好。
生意就这样做到了全国,每天的进账,也相当于她在县城的粮店一个月的进账。
他们也从老家来到了京城。
结果,男人就是这样回报她的。
更让她伤心的是,婆家都知道那个女人的存在,他甚至还带那个女人回去过。
确切地说,应该是婆家全村人都知道那个女人的存在,所有人都把她当成傻子。
村里人拿了男人的好处,都瞒着她。
他们怎么也不想想,当年粮食丰收,他们的粮食卖不出去,或者只能贱卖的时候,是她帮了他们。
翠姨听完之后也很生气,她说:“大妹子,这事情可不能就这样算了!不仅仅是那套房子,还有其他的家产,你都应该夺回来。那个食品公司,怎么说也有你的一半吧,你把那一半要回来,下半辈子没了那个狗男人在边上恶心你,你的日子会过得更好。”
原配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翠姨,“大姐?你觉得我应该离婚?”
翠姨反问:“难道你还对那个男人抱有希望?”
“不是不是,就是……从来没有有人告诉过我,离婚对于女人来说是正确的选择。”
律师是个男人,基本上是她问什么,律师答什么,至于感情方面的问题,律师不会给出太多的建议。
原配也想过要离婚分家产,但是她也能想象得到一旦走出这一步,村里人会怎么议论她。
她的所作所为也可能会对娘家的兄弟姊妹造成一定的影响。
她可以在京城打二奶,逼她把房子腾出来,但是好像不太能坦然面对家乡的人的指责。
现在有人告诉她,她离婚的选择是最正确的,她就开始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