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案子查清(第2页)

 “真是匪夷所思!”

 这个案子也引起了段从安的兴趣,她想去公安部门采访,但是被拒绝了,因为案子还在侦查阶段。

 被吃了闭门羹的段从安,找自己男人问,“到底什么情况呀?”

 陶国庆说:“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我们这些良好市民只是提供线索,调查又不是我们调查的。”

 周朗了解的情况却比陶国庆他们多得多,毕竟他转业的战友就是这个案子的主要负责人。

 一个月后,案子就已经调查清楚。

 然而截止到目前,这个团伙已经拐卖了二十几个儿童。

 被公安找回来的也就十几个。

 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被卖到了外地,而且到了当地之后,他们转手卖掉,买家又转手……

 事实证明,有些真相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到的。

 比如这个案子里,那个主谋之一的老太太之所以走上拐卖儿童这条路,居然是跟她的亲孙女有关系。

 工农兵大学生的儿子留在了京城,老太太一家子都觉得光宗耀祖。

 刚刚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她儿子这个群体是必须要严格遵守的,要不然连工作都没了。

 儿媳妇怀孕之后,老太太从乡下来,看到儿媳妇的肚子就叹气:“看着肚子的形状,多半是个闺女。”

 儿子和儿媳妇都不想要女儿。

 在这一点上全家是一致的。

 怎么办呢?

 老太太说:“那我们就回乡下,把这孩子弄掉。”

 月份大的孕妇,可不是想堕胎就能堕胎的,稍有不慎,母亲也保不住。

 老太太对儿媳妇自然没什么珍惜的,但是,她也担心儿媳妇死了之后,那份工资也没了。

 儿子如果再娶的话,又未必能够娶到有工作的媳妇。

 儿媳妇大概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她想要儿子,但是也不想丢了小命。

 她主动跟婆婆说,月份大了,索性就把孩子生下来,生下来之后再处理。

 老太太也觉得有道理,这年头虽然大家都稀罕儿子,但是有些生了好几个小子的家庭,还是想要个闺女。

 没有闺女的话,家里的衣服谁洗?家务谁来干?

 总不能让儿子干吧?

 因此,也有不少生不出闺女的家庭,跟人要被扔掉的姑娘。

 养几年,就能帮着家里喂鸡喂鸭。

 再过几年,洗衣服做饭干家务。

 儿媳妇没有生,这个老太太就开始物色人选。

 可不能白白送给别人,还得换个好价钱。

 这么一找,还真让她给找到了。

 买家有三个儿子,其中老二还是个残疾,小儿麻痹。

 老太太找过去,直接说明来意,并且说,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都是大学生,而且两人长得都不错,以后孩子生下来肯定是聪明漂亮的。

 给他们家当闺女,以后不仅可以帮着家里干家务,长大了之后,聪明漂亮可以嫁个好人家,反过来帮衬娘家。

 如果不舍得把她嫁出去,也可以给残疾的儿子当童养媳。

 乡下人并不太清楚工农兵大学和正儿八经考大学的大学生有什么区别,但是大学生这个名头真的很能唬人。

 对方真的同意了,花了1000块钱买了个孩子。

 老太太的儿媳妇,春节期间生下的孩子,生下来之后一看,果然是个闺女。

 一家人看都没看一眼,拿块破布裹起来,就送到买家那里。

 卖孩子可真赚钱呀!

 老太太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再到后来,她儿媳妇总算如愿以偿地生下了儿子,她来京城帮忙照顾孙子的时候,在火车上遇到了两个带着孩子的男女。

 可能是嗅到了对方同类的气息,老太太一眼就感觉他们俩是卖孩子的。

 因为他们带的那个孩子一路上都在昏睡,一看就是给吃了只会睡觉的药。

 来到京城之后的某一天,老太太居然在大街上又看到了这对夫妻。

 而当时他们正准备诱拐一个孩子。

 老太太发现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换了,看起来都像是有钱人的样子。

 看来他们之前卖的那个孩子赚到了不少钱。

 一想到自己儿子的工资才那么点儿,吃肉都得半个月吃一次,老太太就决定跟他们一起干。

 那对夫妻差点被人发现的时候,老太太带着孙子自觉上去帮忙打掩护。

 至此,他们开始臭味相投。

 卖掉一个孩子,老太太可以得到200到300块钱不等的报酬。

 这一年下来,这家人的生活水平都肉眼可见地提高了。

 同时,也有几十个家庭变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