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杀杀”镇江副将张元勋率六千降军由豁口处杀入,大汗有令“先登者擢三级、赏银千两”,没想到今日让自己拔得头筹,想到这里,不由得面露喜色。然而高兴得过早了些,在老将索尼的指挥下,清军早就在皇城内栽下栅栏,又于各处城门附近布有刀车。见城墙坍塌,护军统领毕立克图立即率军立于栅栏后射击,阻拦卫军涌入。密集的箭矢和铳弹有效延缓了卫军的冲击速度。镶黄旗参领舒西兰趁机率敢死队一边砍杀涌入城的卫军,一边推着刀车封锁豁口,城墙上反应过来的清军也居高临下朝豁口处扔早就准备好的沙袋。很快,好不容易才轰塌的城墙又重新被刀车和沙袋堵上。
见没有机会,负责指挥攻打东华门的赵王毕力根达来不得不下令降军撤退。卫军如潮水般退去,正如他们潮水般涌来。
“报!卫军轰塌东安门城墙缘豁口闯入,被我军驱赶出去。目前被轰塌的城墙已经被堵上”,太和门(奉天门)内,侍卫传来了前方的消息。
“奴才贺喜皇上,再次击退卫军攻击”“臣为皇上贺”大臣们纷纷向顺治帝贺喜,仿佛打了多大的胜仗。
“嗯,同贺”顺治帝口中说着同贺,脸色却阴沉得可怕。有城墙被卫军的大炮轰塌绝不是件好事,意味着千疮百孔的城墙越来越不牢靠,后面会有越来越多的坍塌出现。可身为大臣们的主心骨,他必须表现出胜券在握的样子,口中说着贺喜的话。
“皇上不必担忧,只要咱们坚持下去,定会有援军赶到”,老臣范文程看出了他的心思,凑近后心小声说。
“范卿,汝觉得还会有援军吗”顺治帝充满希冀地问。他其实心中明白,自从多尼率领的八旗主力兵败撤回宣府后,各地已经抽不出多少精兵强将来救援自己,即使有,估计也只是些战力不强的军队。之所以这样问,其实是自己给自己鼓劲儿。
“皇上放心,天下封疆甚多,岂无一二忠臣援军一定会来的”范文程将胸脯挺得笔直,竭力给年轻的皇帝以信心。其实这位大学士并不相信还会有什么援军敢入卫京畿,他赌的是卫军承受不了连年战争的损失、久攻不克后撤军回去休养生息。
然而令这位范大学士没有料到的是,真的又有援军至。
——
山东济宁州河道总督衙门,大清朝治河能臣、河道总督朱之锡正与济宁道方兆商议入卫京畿之事。他俩曾经共同冒着生命危堵塞黄河决口,算是过命之交。
“总河,咱们河道衙门号称辖二十四营、拥兵二万余。其实那些兵与其说是兵,倒不如说是民夫。其中勉强能列得了阵的,仅有南岸兵三千九百零三名、北岸兵三千三百七十四名,加上苇荡营及标兵不过九千。这些兵马平日里多是做些巡河的营生,甚少操练,几乎没几个上过战场。入卫京畿,无异于以卵击石啊!”方兆焦急地对老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