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而生 作品

第六百二十五章 实在有些神乎其神(第2页)

 “啊?”

 面前的矿工们一片哗然。

 三位大师本说走出去劝说主公回头,没想到主公表示这里有矿。

 三位大师不敢怠慢,顿时分散开来四处查看。

 那里有矿脉的迹象?

 要知道矿的话,可不是随便挖就有的,四周要有踪迹,就如同赌石一样,是要有套路了。

 但就算发现了套路,也不见得能够挖到矿。

 有套路都挖不倒,此刻一点套路都没有,能挖到?

 顶级的矿工们此刻面面相觑,难掩心中的骇然。

 主公怎能如此自信这里有矿?

 “主公,谁告诉你这里有矿的?这里一点有矿的踪迹都没有,随便挖的话,浪费劳力浪费时间。”

 年纪最大的马老走出来说道。

 秦风正色道:“你们用‘管子六条’的寻矿办法太落后了。我这个是砾石法,是最先进的人力寻矿办法。”

 秦风这时候从怀里摸出来一本书,其实是系统生成的一本《寻矿法》。

 他之前抽取的《矿藏大全》不单单有全球矿藏地点,还有相关的寻矿技术。

 于是生成了一本,给了这些人。

 三位大师围在一起看了几页,频频皱眉。

 这上面说的办法神乎其神,真的假的?

 看了看书皮。

 秦风著!

 顿时所有矿工都震惊了。

 三位大师无法掩饰震撼之色,向秦风看去。

 我们五十年经验都不敢著书立说,就是因为害怕别人依次找不到矿丢人。

 而你年纪轻轻就敢出书?你就算在娘胎里开始找矿,你又能积累多少经验?

 “主公,你师从谁呢?”

 秦风道:“我没有师从谁,我只是善于发现和总结。可以说,我是站在历代寻矿大师的肩膀上,才学成了这个技术。”

 三位大师面面相窥。

 看着神情惭愧的秦风,心里不禁在想,听你说的这么谦逊,但怎么感到你是在装呢?

 管子六条就是六个寻矿的套路,汉末都是用‘管子六条’来寻矿。

 这六条出自战国时期的《管子·地数篇》。

 它总结了一些矿床中矿物的分布规律,指出可以根据矿苗和矿物的共生关系来寻找矿床。

 从战国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不曾改变。

 但这一刻,好像出现了重大变化。

 一个年轻人,拿出了全新的寻矿理论,声称已经用了千百年的理论都是垃圾。

 这让三位大师根本无法接受自己是垃圾的现实。

 我们可是公认的大师耶。

 我们学了半个世纪的技术,而这技术是传承了千百年的,竟然他酿的咔嚓成垃圾了?

 岂不是说,历代前辈大师都是在用垃圾找矿?

 就算面对是主公,大师们也愤怒了。

 纷纷向秦风看去。

 你总结了一下就认为自己是大师了吗?你这样装真的好吗?

 虽然圣人们也是总结诸子百家后成圣,但你这个小年轻以为自己是圣人吗?

 三位大师碰头讨论了一下。

 “那么,我们就挖吧!”

 “挖不出来的话,看他的颜面何存!”

 “也让他知道知道,也许韬略文学能无师自通,但挖矿的话,根本是不可能的!”

 “找矿的话最需要的还是经验,他这岁数能有什么经验?”

 这时候,一位弟子怯怯走了出来。

 马老望着这个心爱的关门弟子,“小林,你可是有话说,但说无妨?”